本教程介紹一個白色氣泡的製作方法,它的製作重點是高光部分的渲染。根據受光情況在氣泡的邊緣用白色畫筆塗抹,手感不好的可以用鋼筆來控製選區,然後用蒙版來控製高光區域。最後感覺總體自然就可以了。
最終效果

1、新建一個600 * 600像素的文檔,背景填充暗藍色:#072A89,新建一個圖層,用橢圓選框工具拉出下圖所示的正圓選區,填充跟背景相同的顏色,如下圖。

<圖1>
2、新建一個圖層,按Ctrl + Alt + G 與前一圖層編組。然後在當前圖層下麵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下圖所示的選區,羽化8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兩端的過渡稍微塗抹一下,大致效果如下圖。

<圖2>
3、調出正圓選區,新建一個圖層,選擇菜單:編輯 > 描邊,參數設置如圖3,取消選區後效果如圖4。

<圖3>

<圖4>
[page]
4、執行:濾鏡 > 模糊 > 高斯模糊,數值為4,確定後把圖層不透明度改為:45%,效果如圖6。

<圖5>

<圖6>
5、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7所示的選區,按Ctrl + Alt + D 羽化3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用塗抹工具把邊緣塗抹一下,局部用模糊工具稍微模糊處理。然後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邊緣過渡擦出來,效果如圖8。

<圖7>

<圖8>
6、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左邊高光部分的選區,羽化2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右邊過渡擦出來,如下圖。

<圖9>
7、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下圖所示的選區,羽化15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左邊空隙部分擦出來,如下圖。

<圖10>
8、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11所示的選區,羽化3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用塗抹工具把邊緣塗抹一下,效果如圖12。

<圖11>

<圖12>
[page]
9、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13所示的路徑。轉為選區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用模糊工具稍微模糊一下,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兩端過渡擦出來,效果如圖14。

<圖13>

<圖14>
10、新建一個圖層,同上的方法再製作其它的小光束,過程如圖15,16。

<圖15>

<圖16>
11、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下圖所示的選區,羽化3個像素後填充白色,不透明度改為:40%,效果如下圖。

<圖17>
12、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勾出圖18所示的選區,羽化5個像素後填充白色。取消選區後添加圖層蒙版,用黑色畫筆把邊緣部分的過渡擦出來,再把圖層不透明度改為:20%,如圖18,19。

<圖18>

<圖19>
13、同上的方法製作右邊高光,過程如圖20,21。

<圖20>

<圖21>
[page]
14、新建一個圖層,同上的方法製作頂部的小高光,效果如下圖。

<圖22>
15、新建一個圖層,同上的方法製作左邊較淡的高光,過程如圖23,24。

<圖23>

<圖24>
16、新建一個圖層,再給頂部加上一塊小高光,如下圖。

<圖25>
17、感覺底部細節還不夠。新建一個圖層,用鋼筆再加上一些小線條,效果如下圖。

<圖26>
最後微調一下細節,完成最終效果。

<圖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