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中文/
Jump大亂鬥免費版是一款玩家們將可以操控諸多熟悉的人物參與到激烈的PC戰鬥之旅的PC動作格鬥遊戲,遊戲中擁有火影、遊戲王、死神中等許多經典動漫的角色。想象一下鳴人對戰路飛,孫悟空索隆等等,各種經典動漫人物彙集一起大亂鬥。想想都讓人覺得激動不已。這場跨平台動漫角色格鬥相信在各位漫畫迷心中已經期待很久了吧!感興趣的玩家可以下載體驗一下。
Jump大亂鬥(Jump Force)是一款有趣的角色扮演動作遊戲,玩家可以任意選擇角色,而且裏頭的人物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設涉及到15個漫畫雜誌,42個動漫人物等。可以說陣容相當強大。各種經典動漫人物彙集一起大亂鬥。想想都讓人覺得激動不已。擁有多個格鬥場所例如那美克星、馬林梵多島、木葉忍者村等。雖然有部分人對於遊戲角色的建模頗有微詞,但是這款遊戲的華麗視覺特效讓人讚不絕口,再加上爽度十足的打擊感卻讓人愛不釋手。
輕普通連續攻擊4次,共13次攻擊,加最後1下龍鳴閃,
主要注意的是先3下,普攻繞到背後在3下,普攻在擾繞到背後,
以此重複最後第4次,這個時候不要在輕攻擊,不然會進入保護,用龍鳴閃結尾。
這一作的反擊手段有三種 LB 閃現後撤 RB 瞬身 以及...讓我大母手指頭還在隱隱作痛的極限操作 高速反擊!(其實就TMD是彈反)
正確翻譯其實應該是(被對手攻擊打中的瞬間,配合攻擊方向按下X) 也就是說一直不成功並不是時機問題,是沒按方向,順著對手攻擊方向按X,成功率大大增加!
這個技巧可以說是這一作的精髓了,雖說判定時機還是很極限,但是知道加方向了,還是能偶爾用出來的,學會此招,聯機大神我當定了。
X X X X(部分角色可以多加幾次X) Y Y →A X RTX(RTY、RTB、RTA)
輕擊 輕擊 輕擊 輕擊(部分角色可以多加幾次輕擊) 重擊 重擊 前A 輕擊 必殺(部分必殺接不上,比如星矢可以接流星拳接不上彗星拳,幽助可以接靈丸和靈光彈接不上RTB)。
部分角色可以多連幾下,測試奇犽、幽助、西索、酷拉皮卡、慕留人、自創角色、星矢,其中西索、酷拉、自創可以5次X,慕留人可以7次X。
其實解鎖人物沒有特別難的地方,進入遊戲之後跟著劇情打就可以不斷的解鎖人物了。
但是目前遊戲中隻有首發角色,相信在之後還會有更多的角色會加入到遊戲中來的。
首先是劇情模式,JUMP大亂鬥完全就是照搬《龍珠超宇宙》的模版。
1、都是玩家自建角色來拯救被打破平衡的世界 。
2、連技能釋放模式都是一樣的 隻不過超宇宙是8個技能。
作為一個動漫粉絲 但是在整個劇情模式中我是真的完全沒有代入感。可以說我是一邊玩劇情,一邊看手機,莫名其妙的被一個叫Venoms的軍隊操控襲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3.在劇情的最後有一個橋段似曾相識 就是卡卡西與帶土的橋段 也是鳥叔的原創角色。反派角色《凱因》遭遇《葛洛佛》最終BOSS的背叛後,居然洗白了。然後最後出場,正麵剛BOSS 全身無敵,然後把立方體送給主角 。一切都是那麼的狗血,一切都是那麼熟悉。
但還是讓我有感動的地,比如最後鏡頭給出的漫畫鏡頭,這遊戲也讓我明白了一個用意,不管是龍珠粉、還是火影粉、又是海賊粉或者是其他的漫畫粉絲,不要互相攀比,要和平相處。
換句話說,不管哪個漫畫角色能力強,還不如粉絲的自建主角牛B,也說明了漫畫的世界需要粉絲們去拯救,而不是各路粉絲去各種爭吵。
3.再來說說其他的吧:
首先就是平衡性,這個太多人吐槽了。我想說的是關於這點就真的沒必要去較真了,這是粉絲向遊戲,就連格鬥界的鼻祖大佬都不能做到角色平衡,更何況粉絲向遊戲?用漫畫粉絲向的遊戲來談遊戲的平衡,你是不是擱這跟我倆扯犢子呢????在大廳的時候有掉幀的情況,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最不能讓我忍受的就是《Now Loading......》進商店加載,選角色加載,選完角色加載,總之各種加載......
有消息說官方正在製作升級檔,跳過動畫,載入優化,不知道真假,
其次是遊戲招式方麵,還是挺炫麗的,挺有魄力的,香吉士對女性角色的設定也是非常的有意思。
最後引用劇情模式中某角色的一句台詞《不管是在原來的是世界,還是在JUMP的世界裏,我們都是一起戰鬥的夥伴啊》
也是我想說的一句話,天下動漫粉絲是一家,沒必要去整一些毫無意義的角色能力攀比,秀優越感(我不是聖母婊)就好比《阿爾泰爾》壓根就特麼沒可比性,還是那句話和平相處 。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係統
操作係統: Windows 7/8/10 (64-bit OS required)
處理器: Intel Core i5-2300, 2.80 GHz / AMD A10-7850K, 3.70 GHz
內存: 4 GB RAM
顯卡: GeForce GTX 660 Ti, 3 GB / Radeon HD 7950, 3 GB
DirectX 版本: 11
網絡: 寬帶互聯網連接
存儲空間: 需要 17 GB 可用空間
推薦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係統
操作係統: Windows 7/8/10 (64-bit OS required)
處理器: Intel Core i7-6700 / AMD Ryzen 5 1400
內存: 8 GB RAM
顯卡: GeForce GTX 1060 / Radeon R9 Fury
DirectX 版本: 11
網絡: 寬帶互聯網連接
存儲空間: 需要 17 GB 可用空間